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倡議,為各國應對發展挑戰、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有效方案,是在多邊主義的基礎上重振國際合作與團結,引導國際社會走向更具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
【數說十年變化】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車輛電工高級技師王超在工作室內與團隊成員討論電路板檢修問題(4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欣波?攝
中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世界形成了絢爛多彩的“中國印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已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賴的重要力量”。研究“一帶一路”的哈薩克斯坦學者古麗娜爾·沙伊梅爾格諾娃感慨,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人們看到一個“進步的中國、開放的世界和發展的未來”。南非伊奇科維茨家庭基金會報告顯示,在非洲年輕人心中,中國成為在非洲擁有最大積極影響力的大國。
習近平總書記彎腰走進老一輩革命家的舊居。窯洞內,書桌、地圖、筆墨、油燈、躺椅、火盆,處處是歷史的講述。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視周邊為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睙o論是疫情來襲時向周邊國家提供多方面支持,還是他國遭受自然災害時展開快速救援,中國始終與周邊國家守望相助。從連續19年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到不斷深化瀾湄合作,再到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國同周邊國家合作碩果累累……新時代中國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不斷書寫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新華章。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偉大夢想,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息。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