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身為林場工人的劉長富難以想象,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產業體系不斷完善,黑土地冬天隨處可見的雪,也能成為日后的致富源泉。
在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一線,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結合本地實際,使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基層負擔過重情況,“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使基層干部疲于奔命。
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積極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其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維護其勞動保障權益,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農民工。(記者鄒多為、丁怡全、劉赫垚、王志)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全會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討論并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定將這3份文件提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審查和審議。習近平就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王滬寧就《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調研方式成為主流,“解剖麻雀”蹲點調研和“馬路辦公”“一線工作法”“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成為實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常態化方法,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效能成為轉職能轉方式的重點探索方向。
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埃及齋月十日城輕軌鐵路通車試運行(2022年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習近平總書記細致端詳,深入思考“窯洞對”提出的歷史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