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周邊:讓“中泰一家親”好上加好、親上加親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亮明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堅定決心,提出完善全球生態治理的重要倡議。
錦州市民在東湖森林公園休閑游玩。新華社記者楊青攝
從浴血犧牲的革命之路,到篳路藍縷的建設浪潮,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到砥礪奮進的強國之路……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忘記為何出發,為誰奮斗。
暖冬晌午,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社區的花園里,小板凳圍成一圈,社區干部、黨員代表、物業代表、居民志愿者齊聚一堂,“同心議事會”開始了。
深藍色背景板上,以泰國傳統竹編器皿“插隆”為設計原型的會標格外醒目。藍、紅、綠三色竹條分別代表“開放”“聯通”“平衡”,共同組成此次會議的主題。彼此交織的竹條形成21個開口,代表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碑斠粋€接續奮斗的政黨掌握了歷史發展的規律,一個矢志復興的民族就擁有了更加堅定的思想坐標、更加豐潤的道德滋養、更加昂揚的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