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云和一家的小日子越過越幸福。從城里漂泊到城里安家,李云和對這座城市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調研方式成為主流,“解剖麻雀”蹲點調研和“馬路辦公”“一線工作法”“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成為實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常態化方法,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效能成為轉職能轉方式的重點探索方向。
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新一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首次集體公開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目光。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莊嚴宣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p>
在楊家嶺窯洞的一方小桌,毛澤東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特朗后來寫道:“黨的負責干部,住在寒冷的窯洞,憑借微弱的燈火,長時間地工作,那里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有物質享受,但是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p>
在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輔助填報區,市民在工作人員的輔助下進行事項填報(2020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參觀者經過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宣傳海報(2022年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擔當。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倡導者、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中國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樣子”。從雁棲湖畔到西子湖畔,從聯合國講臺到達沃斯小鎮,從亞洲文明盛會到全球性政黨峰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