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形式主義從“辦公桌”走向“指尖”,變味的“工作群”“政務APP”曾讓基層干部疲于回復。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部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著作,一聲聲“到延安去”的奔走呼號,一段段“幾回回夢里回延安”的崢嶸歲月……蒼茫的黃土地,醞釀著決勝千里之外的運籌帷幄。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何其艱辛、何其壯闊。
這是市民在泰國曼谷接種中國科興新冠疫苗(2021年5月12日攝)。新華社發(拉亨攝)
全會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
滿載30個標準集裝箱的中老鐵路新年首趟國際貨物列車??吭谥需F聯集昆明中心站(2022年1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整治文山會海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1年年底,中央和國家機關、省區市文件數量比2018年總體減少50%以上,會議數量減少65%以上,“拉干條”、講實話成為常態,長會短開、長話短說成為主流。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擔當。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倡導者、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中國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樣子”。從雁棲湖畔到西子湖畔,從聯合國講臺到達沃斯小鎮,從亞洲文明盛會到全球性政黨峰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