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開歷史的厚重大門,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們,在紀念館中駐足、端詳、凝思。
黃炎培在后來的《延安歸來》一書中,將7月4日下午到這孔窯洞做客時同毛主席的談話記錄下來。
黨中央的“重拳”整治,讓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許多基層干部說,為基層減負實際上是“一減N增”,形式主義的東西少了,與群眾交流、干實事的時間也就多了。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政務服務中心的“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超市”,市民在自助辦理發票業務(2022年4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志鵬攝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黨內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形成了新時代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們闊步走出紀念館?!皠倮某霭l點”幾個金色大字,在身后的紅墻上熠熠生輝。
有登高望遠,有戰略謀劃。多次就外交主題進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先后兩次召開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作出“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論斷,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中國的“世界觀”“大國策”令世人矚目?!巴七M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一項項新政策新理念拓展和深化著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