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秋,習近平剛剛結束對英國的“超級國事訪問”,荷蘭國王、德國總理、法國總統就接踵訪華,“中歐外交季”高潮迭起。2017年3月,中國兩會甫一落幕,四大洲7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密集來華訪問,“春季外交”的熱潮同樣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北京冬奧會,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約170位官方代表出席開幕式,疫情寒冬下的“冬奧外交”為世界帶來了春的訊息。自天南海北,一個個大型代表團飛抵北京機場;在世界各地,一項項高規格禮遇迎接中國貴賓。
這是位于泰國猜也蓬府的由中國金風科技提供的風力發電機(2022年10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塔納攝)
成效良好: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剎住了一些困擾已久的不正之風
1940年5月,南洋愛國華僑陳嘉庚來到延安。此前,重慶見聞令他極度失望:“國家前途深可憂慮”。在這里,毛澤東同志用自己種的白菜、豆角來招待客人。陳嘉庚斷定:“中國的希望在延安?!?/p>
——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當今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歷來主張,人類的前途命運應該由世界各國人民來把握和決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國就能夠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攜手創造世界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邁過歲月雕琢的斑駁門檻,走進會場。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華全國總工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人,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超過26%。與此同時,我國不斷加大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力度,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